成都工业:以数字化转型破局产业升级
今年1~10月,成都工业亮出成绩: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ag真人网站值同比增长4.4%,比1~9月提高0.3个百分点,为全年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眼下距离2025年已不到一个月,“交卷”在即,在此关键节点,成都如何加速冲刺?大项目的落地能否驱动工业攀升?大企业的持续深耕能否夯实产业基础、激发创新活力?
面对这些关切,成都正以更加务实的举措“跳起摸高”,高效推进“立园满园”行动,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工作,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
近年来,成都用实际行动加大工业投资,不断促进制造业比重保持合理增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源头活水”。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的背后,主导产业一如既往地提供了强支撑。
细看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8月,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达到7926亿元,同比增长5.6%。作为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几乎占据了全市GDP的“半壁江山”,成为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主导产业。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强大的产业集群支撑。目前,成都已集聚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2000余家,汇聚了京东方、英特尔等全球龙头企业,以及极米科技、天邑康和、创意信息等本土上市公司。从产品看,全球一半以上的iPad和近一半的高端柔性屏均为“成都造”,主营收入占全国15%,跻身全国显示产业前三强,产业链完善度高达73%。
稳的基础上,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内涵。1~10月,新兴产业成为工业经济的新亮点,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118.1%和8.5%。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绿色氢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逐渐成为成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在“新打法”上,成都提出了构建“支柱+新兴+未来”梯次发展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并排兵布阵重点布局数字智能、前沿生物、未来交通等6个领域,聚力发展人形机器人、核医药、绿色氢能等24条新赛道。截至目前,成都已培育2个国家级、1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链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一系列布局下,成都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竞相跑出加速度,共同铺展出成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图景。国务院最新批复明确将成都定位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充分发挥工业作为经济“顶梁柱”的作用,加快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进入四季度以来,各区(市)县全力拉满项目建设进度条,金融赋能12个重点项目签约、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实现重大突破、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能力清单和场景赋能低空产业城市机会清单相继发布……对成都这座经济总量已经跨越2万亿元的超大城市而言,距离实现全年增长6%左右的预期目标,似乎已经不远了。
“稳”是准基调,“进”是方向和动力。面对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唯有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找到“进”的切入口与发力点,才能在夯实“稳”的基础上,为发展注入更多“稳”的底气与“进”的活力。
10月召开的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强化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阵地主战场作用,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全面吹响新一轮“进化”的号角。
这场“进化”聚焦于“关键在产业、重点抓园区、最终看质效”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空间形态看,园区布局实现了“进化”。成都已将原有90余个园区优化至52个,初步构建起“3个国家级园区+22个省级园区+N个市级园区”的产业园区体系,有效避免了园区管理范围交叉重叠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更加注重将纵向的产业链与横向的县(市、区)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产业逻辑与空间逻辑的有机融合。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链的布局不再局限于某个县(市、区),而是从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出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布局。”
从产业形态看,园区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成都坚持“特色立园”,要求每个产业园区聚焦3~5个主攻产业。对此,成都市委主要负责人强调,对主导产业数量的限定并非限制园区发展,而是为园区指明方向,提升其产业集聚效应与市场竞争力。同时,成都着力培育“镇园之宝”,通过靶向招引优质项目和壮大“有根企业”,打造一批战略性、特色化产业集群,为园区发展注入独特的竞争优势。
从管理和服务方式看,园区的治理模式迈向新台阶。成都全面实施扩权赋能增活力攻坚行动,创新管理运营体制机制,探索“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的便捷化服务模式。此外,还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国别园区等开放型经济平台,为园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外向型动能。
一系列举措凸显出园区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更彰显出成都做大做强园区经济的决心和紧迫感。可以预见,未来园区发展的方向将愈加清晰,成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将在这一过程中迎来新的跃升。
“交卷”不仅是对现有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清晰定位。当全球工业竞争进入“下半场”,数字化转型成为决胜关键,更是推动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突破口。
走进通威金堂5G智能工厂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车间,59条全数字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智能小车穿梭不息,机械臂精准抓取零部件,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无缝结合。
据通威太阳能总经理周华介绍,与同等产能的传统生产线G智能生产线%,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
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交融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新的核心生产要素,驱动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迫切需求,更是重塑产业竞争优势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抓手。一场由“智改数转”引领的工业变革正在悄然兴起。
成都的实践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注脚。前不久,成都成功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名单,也是西部唯一入选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机遇。
近年来,四川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计划,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建成全国首个“智改数转”赋能平台。在成都,工业互联网ag真人网站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场景不断涌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的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全市将实现3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线家企业免费线家企业“智改数转”,五大支柱产业1500家企业“智改数转”深度覆盖,建成100个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0个数字产线个智造单元。与此同时,两化融合水平达到68,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92.2%、81%、62%,新增上云企业2万家,累计认定星级智慧园区达到5个。
以主导产业为基石,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成都不只在冲刺年度目标,更在前瞻布局未来战略。在“交卷”之际,这座工业强市展现的绝不仅是一张亮眼的成绩单,更是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雄心。文/玉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掌上明珠家居信息化中心总监张浩:“川派家具”转型升级需破解“断层”难题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春昕:发展未来产业园区要做到因地制宜,放权赋能
张江产业工程院院长张爱平:产业园区发展进入新阶段,要更加注重投早、投小、投原始创新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商务局局长骆晓霞:竞逐:“新能源之都” 常州的优势是产业生态完善
火石创造副总裁何伟:“数据要素X时代”,提升产业园区的资源配置效率非常重要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