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改革舆论引导持续推进媒体智能转型?大咖们这样说!
为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12月21日,“2024中国经济传媒大会暨融合发展交流大会”在京举办。
本次会议以“加强改革舆论引导 推动媒体智能转型”为主题,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办,传媒茶话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新媒体分会、新浪微博承办,主管部门相关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经济媒体人,以及各界嘉宾共500余人参会,共商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媒体深度融合之道。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
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回升基础需要进一步筑牢。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安排,可概括为“宏观加力、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突出扩大国内需求,仍是稳预期、提信心的重中之重。扩大消费必须着力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信心。短期来讲,通过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用于鼓励和促进居民消费,或者用于完善社保体系,减轻居民消费后顾之忧等等。对于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信心,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方面还有不小的空间,从中央到地方也都在做。但从根本上来讲,则要靠居民就业状况的改善和收入的增加,要靠居民资产状况的改善和财富效应的增强,而这些又都有赖于经济的整体向好,所以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在困难、挑战和机遇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当下我们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中国按照“十四五”规划目标继续向下走,没有问题。因此,我们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中央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的重要的、明智的、科学的同时又是审慎的调整,所有这些政策,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释放出它的活力。作为一个媒体人来讲,最重要的责任是把中央的精神原原本本的传达给每一个老百姓。当然,也要允许老百姓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处境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的责任就是告诉人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中国经济将在未来继续保持适度的发展,一步一步来,我们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
2024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站在广播电视和视听领域全局的高度,通过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二是努力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品和服务直达基层、服务群众。具体而言,积极打通大屏、小屏、网上、网下,采取多项措施推动网台同播,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台和网络视听平台协同合作,让更好的内容继续进入好平台好时段。三是完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科技创新体系。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全面系统推进广电视听领域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今年经济运行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趋势,提出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九大重点任务”,既为明年经济工作把舵定向,也为媒体做好新闻传播提供了重要遵循。经济媒体理应充分发挥专业影响力,做好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作为经济媒体之家,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聚集了全国400余家主流经济媒体和头部新媒体。协会会员媒体要以导向为魂,实干为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做加强和改进经济宣传的实干家,当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行动派,为推动明年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黄楚新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是零打碎敲,而是从机制、体制、传播内容、技术、人才、经营各个方面都要来一场革命。从系统性来说,如何将媒体在生产、传播、技术、内容、渠道包括人才创新、包括经营等各个方面都能够适应当下的互联网的环境,这是系统变革当中的应有之意。
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一个单位合署办公后,把技术、人才、传播、经营等等融合起来就叫融合。如何构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无论是从生产过程当中、还是传播过程当中以及包括评价体系当中适应互联网思维、适应互联网观念,这是最重要的。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主流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
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数智技术,推动着传媒业的巨大变革,数智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数智全媒体的发展要坚持数智向善,坚持有价值、负责任、善创新的人工智能,打造新质传播力。对此,要从几方面进行突破:
首先,数智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媒人才培养,需与时俱进调整,坚持高度社会化、高度智能化、高度专业化的新“三高”标准。
其次,积极打造内容驱动、用户驱动、技术驱动、数据驱动的“四驱动”并行发展模式,推动媒体融合深度发展及产业升级,在融合升级、平台型媒体打造、精准传播及定制化服务等方面形成发展优势。
最后,媒体要以技术革新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大模型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的成熟和落地应用。
媒体系统性变革,既要置身媒体内观反省,又要跳出媒体从外洞察,特别是在需求侧,一定要跳出媒体自身进行需求洞察,即把媒体放在市场环境和传播生态的外部系统里,去思考自身价值与比较优势,绝不做可有可无的事情,要集中资源去做有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产品才能实现突围。新闻晨报就是基于“减就是加”的理解,在上海报业集团指导下,通过对客户端做减法、对报纸做除法、对平台账号做乘法、对外部资源做加法的方式,实现“轻活小美”。
上海报业集团的系统性变革方案是基于对传媒生态的科学判断:一是介质没有新旧,产能有高下;二是没有流量就没有高质量;三是没有可持续的变现不能形成真正的影响力。因此,改革方案设定三个主要任务:一是以构建强大的媒体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二是以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评价体系为标尺,三是以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全媒体经营模式为基石,推动媒体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平台与媒体是一个双向奔赴的关系,媒体在微博上成为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通道,平台就是媒体影响力的支撑。平台犹如发行商,把媒体传递到用户眼前,媒体用自己的内容、影响力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获得大量用户对媒体的关注。
共情、共振和共识是微博的逻辑,媒体高效地介入公共议题,积极回应舆论关切,有效的对冲网上信息的杂音,凝聚社会共识,这就是从共情、共振到共识的过程。通过与主流媒体的共建共治,微博上线“媒体原创赋能计划”,投入一级曝光资源和涨粉支持,让优质内容得到真金白银的激励,让正能量变成大能量,实现平台与媒体的双向共赢。
财经媒体工作者应该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财经新闻客观的平视者;媒体人应坚持专业化态度,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适应瞬时变化的时代,这样才能成为深度观点的提供者。
面对当前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媒体人应直面技术危机,克服思维惰性,机会始终垂青拥抱危机的团队。要以技术加持秉承长期主义。高度重视自有媒资库的建设,这样将构成其独有的数字资产。打破两微一端、网站、视频号、报纸等各自为阵的“孤岛效应”,利用媒资库、智能中台,进行高效的整合传播。
不同于网联网公司的“平地起城”,媒体融合是“旧城改造”,体制机制、管理方式、人员观念,甚至企业文化都需要根本性变革,作为一个供职于健康专业媒体25年的老兵,跟大家一样都经历了这样一个长时间的 ”“阵痛期”。自2014年8月中央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至今整整十年,传统媒体不负众望、勇于探索,各区域、各行业媒体都呈现了不同的特点与成果,传统纸媒时代各家媒体形态都是相似的,媒体融合后却各有各的不同。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我理解的“系统性变革”就是一个产品到了“总成”的最后阶段,进入了整体模式的切换阶段,当然也是最艰难阶段,作为媒体人荣幸地参与、见证了这场媒体的重要变革。
没有媒体融合,就没有中国青年报的今天;没有系统性变革,就没有中国青年报的明天。10年前,中国青年报社下定决心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挺进主战场、主阵地,推进一体化改革,无论是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方面,还是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面,全方位推进一体化改革,无论是网站,还是客户端、平台账号,都是一支队伍服务所有平台终端。目前,中国青年报全媒体用户达到3.2亿,新媒体端收入超过传统媒体端营收。
推动系统性变革,建立、完善评价体系考核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主流媒体需要在绩效考核方面坚持按劳分配,不能吃大锅饭,需要兼顾公平。用收入这个杠杆去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对于正能量和大流量兼顾的作品也进行鼓励,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
中国教育报刊社云发展中心主任、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教育与健康工作委员会主任、博士唐景莉
系统性变革应当全链条推进内容生产、内容审核、数据服务、版权运营、内部管理。优质内容是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聚焦内容生产,重塑专业价值,打造内容品牌,守住主导地位,这是主流媒体的不二选择。围绕提升主流媒体优质内容,应当进一步优化媒体评价体系,从政治保障、基础条件、生产过程、产出效益等来设计考量维度。
主流媒体推进系统性变革关键是要落实系统性观念,也就是整个架构体系要有颠覆性的变革。四川观察从三年前就开始公司化运作,以新模式、新思维、新机制运营新媒体,公司架构、内容生产模式、审批流程、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几乎都不同于传统媒体。从用户的需求去推导产品、从运营的逻辑去指导生产、传播、分配、考核,不断调整、优化适应市场逻辑和平台运营规则。
主流媒体推进系统性变革需要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回归专业和常识,尊重互联网的规律和人工智能的规律;获取新的稀缺资源,形成主流媒体的独家优势;实现体制机制变革,要敢于试错,构建起基于互联网的流程再造,不能固守传统媒体思维;打造出真正有效的产品和服务,去获取用户;建立起基于互联网的评价体系,用实际效果说话,不能自我陶醉。
12月10日,OpenAI发布正式版Sora,可以生成最高 1080p 分辨率、最长 20 秒的视频。陈祎表示,虽然Sora在一众图片、文字直接生成视频的大模型中比较突出,但同样存在不足,比如内容质量存在差距、交互缺乏一定深度,可能只能解决视频创作全链路的某个环节。闻歌优雅多模态大模型,想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把视频内容创作全链路打通,包括创意大纲、脚本和旁白、内容剪辑、特效、转场、配音、字幕、发布传输等。当前,闻歌优雅多模态大模型可以达到:第一,无中生有,辅助视频内容创作;第二,有中生优,基于现有素材生成视频;第三,视频AI工具,赋能全链条创作,包括广告、影视、音乐、纪录片。陈祎强调,这三个应用场景都是结合媒体日常工作场景而进行研发的。
为媒体行业做大模型研发的目标是什么?张健认为,一定不能为了单纯比拼技术而做技术,要为了内容生产的实用价值而做。张健表示,传播大脑公司做媒体技术总体思路——基于对媒体内容和生产流程的充分理解,站在媒体用户或者编辑的角度利用技术创意生产内容,推动技术向更深层次发展,而不至于走错方向。当前,传播大脑已经是浙江省媒体“一张网”的技术底座。对于“一张网”的理解,张健说:“行业技术标准的不统一是媒体融合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因为媒体之间在技术上沟通很少,造成每家媒体的技术相对来说都是分散和割裂的。媒体行业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造成数据共享、业务打通都很困难,就很难打造媒体大平台。”传播大脑基于在浙江省媒体技术平台的优秀实践,努力打造一个全国标准化的媒体技术平台,并使用人工智能重塑整个行业。
赵晖表示,很多媒体已经开始做垂类应用,比如浙江一些媒体用百度的基础大模型做小记者智能作文批改。对于垂类应用的形成,赵晖介绍道,基础大模型经过垂类内容训练,比如使用财经类数据、健康类数据、法律类数据训练,可以形成垂类模型,然后支撑起上层应用。百度智媒解决方案,包括7类上层应用,即内容的智能生产、内容审核、传播运营、增值和政务服务、区域协同、数据中心、媒资。在这些媒体业务之上,是三类媒体产品,即新闻产品、增值产品、政务服务产品,构成了整个智媒解决方案。
钟胜辉谈到,“过去媒体是两个极端,要么是纯粹的外包开发,一堆弊端,苦不堪言。另外一个极端是完全自主开发,这样也有很多问题。”对此,思拓合众实现客户端标品交付升级,比如快速交付上线,后续可以持续升级,摆脱了过去外包开发的死循环。至于个性化的部分,他介绍思拓合众推出的“智媒管家”产品,可以让媒体通过灵活自由的搭配,以及扩展开发来解决,不用重复“造轮子”,提供了新媒体方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