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AG真人研究报告
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涵盖多种生物技术和医疗领域的重要产业。它主要依赖于健康人血浆或特异免疫的人血浆,以及现代的分离、提纯和基因工程技术,来制备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血浆蛋白制品。血浆是人血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全血体积的55%。其主要成分包括90%的水分、7%的血浆蛋白以及3%的其他无机盐成分和糖类电解质。其中,血浆蛋白是血液制品最核心的成分,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以及其他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血液制品不仅是重要的血液替代品,其长期的保质期和特殊的生物活性使其在重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医疗急救等方面,展现出其他药物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一些重大传染病和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特定的血浆蛋白制品能够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已经明确血浆中分子结构的蛋白质有100余种,而已经分离并应用于临床的血浆蛋白则有20余种。这些血浆蛋白在机体的免疫响应、凝血和抗凝血过程以及荷尔蒙、药物和营养物质的传递等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血液制品不能通过生物重组技术制造,而只能通过健康人体的血浆提取。这种独特的制造过程确保了血液制品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制造难度和成本。为了保证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相关生产过程通常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管。
随着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血液制品行业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拓展。基因工程技术、纳米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新技术的应用,为血液制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时,全球血液制品市场也在持续扩大,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血液制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血液制品的发展历程是与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的。从二战时期到现代,血液制品行业经历了从最初的技术创新到持续优化,再到基因工程技术的引入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历程。
1941年,二战期间,为应对战争中大量的伤员抢救需求,美国哈佛大学的E.J Cohn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低温乙醇血浆蛋白分段分离法(简称Cohn法),成功制备了白蛋白,开创了血液制品的制造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1940-1990年间,血液制品的分离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也使得血液制品的种类变得越来越丰富。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产品也相继投产。其中,Oncley领衔的研究团队发表了9法制备免疫球蛋白的技术,而Cohn 6+9法包含的完整的商业化生产技术在随后几十年内被美洲的大多数血液制品生产厂家所采用,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进入20世纪60年代,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层析法成为了各类活性蛋白成分和微量蛋白成分的主要分离方法,大大提高了血液制品的纯度和安全性。随后在70年代,层析法和低温乙醇法的联合使用,在多种血液制品的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血液制品的质量和产量。到了8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为血液制品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开始出现了以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重组血浆蛋白制品,丰富了血液制品的种类和应用范围。
从1990年至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需求的不断增加,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血液制品不仅在传染病、免疫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在许多新的疾病领域找到了应用。同时,随着全球血液制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产业链也日渐完善,为未来血液制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回顾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历程时,不难看出,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是推动其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而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健康需求的增加,血液制品行业也将继续保持其重要的地位,并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受到严格的监管政策约束,与国际上的血浆获取和利用存在明显差异。根据相关政策,我国的血浆主要依赖于单采血浆技术,而不允许使用临床回收血浆用于生产血液制品。这与欧美等国家的做法存在明显的区别,例如,欧洲的血液制品企业70%-80%的血浆来源于临床回收血浆,而美国则有80%-90%的原料血浆来自于单采血浆站。
自2001年以来,我国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实行总量控制,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设立,至2021年底,国内正常生产的血液制品企业共有28家。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我国的血浆供应长期面临偏紧的状况,存在着近5000吨的供应缺口。尽管在2011年国家卫生部提出了“血浆倍增”计划,并在该计划推动下,2011-2016年,国内的血浆采集量实现了从3856吨增长至7100吨的较大增长,但是,血浆的需求仍旧巨大,尤其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血浆采集量和使用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血浆采集量虽然实现了大幅增长,全球市场份额也提升至16.00%,但国内仍有60%左右的白蛋白依赖于进口,血制品的自给自足尚未实现。这与我国居民的献浆意识、单个血浆站的采浆量以及每千人的采浆量相对较低有很大关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要实现白蛋白的自给自足,每千人的血浆采集量需要达到10L左右,而2021年我国的数据为6.53L,这显示了我国血浆采集量的巨大增长空间。
为了缓解血浆供应的紧张状况,多个省份已经制定了“十四五”浆站建设规划,例如云南省、内蒙古省和河南省分别计划新设17个、6个和7个浆站。这些新的血浆站的建设将有助于缓解血浆的供应缺口,同时也为血液制品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
然而,面对国内外血浆和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还需要在血浆采集政策、技术创新、市场推广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加大力度,以促进血液制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广大患者的临床需求,同时也为推动全球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
血液制品生产用的原料血浆分为回收血浆和单采血浆两种。回收血浆是医院将全血中的血细胞提取后剩余的血浆;单采血浆则是通过单采血浆技术从人体内采集的血浆。
回收血浆是由无偿献血取得的全血经分离、使用后留下的血浆同样可用于血制品生产。美国约10%的原料血浆是回收血浆。国内单采血浆是血制品原料血浆的唯一来源。
单采血浆技术的采集过程为:先从供血浆者体内抽取血液(全血),然后将血浆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其他组分分离。分离出来的血浆用于工业生产,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其余组分则回输给供血浆者。
在中国,回收血浆不允许用于血液制品的生产,原料血浆只能通过单采血浆技术采集,且原料血浆的采集和管理体系非常严格,原料血浆的采集和供应必须由依法审批设立的单采血浆站进行,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单采血浆活动。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受益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这些模式在政府监管、市场需求和产业特点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变。以下几点为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主要商业模式:
首先,原料的收集是血液制品生产的基石。在严格的政府监管下,血浆收集主要依赖于官方认可的血浆站。这些血浆站通常由大型血液制品企业运营或与之合作,以保证血浆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同时,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也是提高献血者数量和献血量的关键。
其次,高效的生产和持续的研发是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投资于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满足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保持与国际标准同步,也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在销售和分销方面,强大的销售网络和与医疗机构的紧密合作是关键。企业通过建立与医院的长期合作关系,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支持,以保证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占有率。
政府采购模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政府采购占据了市场销售的重要份额。企业通过参与政府的招标和采购过程,提供高质量和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获得政府采购订单。
随着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国际合作和出口也日益重要。企业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通过出口拓展市场,提高国际影响力。
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企业投资于品牌推广、市场活动和消费者教育,以建立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最后,技术服务和合同生产模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开放而逐渐兴起。企业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生产能力,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和生产血液制品,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共赢。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国家在医药技术和产业政策方面的进步。从1950年至1978年,由于技术封锁严重,国内的血液制品主要依赖于自主研发,如胎盘血来源的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等。虽然在这期间实现了一些技术突破,但整个行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临床所需的主要血液制品还大量依赖进口。
随着1979年改革开放的推进,血液制品行业逐渐获得了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单采技术的引入和推广,解决了原料血浆供应短缺的问题。从1979年国内引进单采技术并在天津中心血站试行,到1982年卫生部举行第一次全国单采浆交流会,单采技术得到了快速推广。至1984年,多家研究所和地方以及军队血站都已应用了单采技术,血液制品的生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技术方面,利凡诺法最早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引进,并经过多次改良,用于血液制品的批量生产,尽管解决了市场需求,但生产质量不稳定、不良反应较多。而Cohn低温乙醇法虽然早在1960年已在上海所的血液制品室中使用,但直至1988年,蜀阳药业才率先建立低温乙醇车间并于1990年投产成功,此后,随着上海所、成都所和北京所的生产线建设和扩建,低温乙醇法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在1979-2000年间,随着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生产冻干人血浆的效益明显,以及血浆蛋白盐析法的采用,使得地方血站、军区血站及科研机构也开始涉足血液制品的生产,市场企业规模达到70家左右,虽然这些厂家在生产质量、工艺和规模上存在较大差异。
进入2012-2015年,国家政策对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在这期间,国内的浆站数量从2011年末的146个增加到2015年末的203个,采浆量也从3858吨增加到5846吨,增长了51.5%,显示出行业的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在产品种类全面、研发能力强的基础上,得益于浆站审批政策的倾斜,实现了浆站的显著增加。
从2015年至2016年,市场力量的推动下,采浆量继续快速增长,从5846万吨提升至7200吨,增长了23.2%。但近两年,由于渠道库存积压等因素,行业的采浆量增速有所放缓。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技术的发展,是在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推动和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的多重因素作用下,逐步实现从自主研发到技术引进、再到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的过程。同时,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血液制品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面对国内外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中国血液制品行业还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努力,以实现持续健康的行业发展和满足广大患者的临床需求。
1995年12月,卫生部发布《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关于淘汰利凡诺生产工艺有关问题的通知》(卫药政发[1995]第458号),要求自1996年1月1日起,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必须停止采用利凡诺工艺生产血液制品。
1985年限制进口后,国内临床所需血液制品瞬间短缺,“血浆经济”被快速加热。临床实验时理想状态下的安全与被经济利益挟持的现实渐相背离,不安全因素隐现。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实行高度监管,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政策来规范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其中1996年12月30日《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的血液制品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
1996年12月国家颁布《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08号),主要针对当时浆站面临的几大主要问题进行规范。
1979-2000年,对于血液制品产品本身的规范不断加强,包括抽检、停止冻干血浆生产以及限制进口。
200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2001〕40号),明确要求:实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总量控制,从2001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至此,国内的血液制品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除个别企业因为违规被吊销生产资质外,并购整合成为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主要动力。
与此同时,政府先后出台浆站转制、批签发制度、检疫期制度等政策,加强行业监管,敦促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2012年1月,卫生部发布《关于单采血浆站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卫医政发〔2012〕5号),提到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申请设置新的单采血浆站,其注册的血液制品应当不少于6个品种(承担国家计划免疫任务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少于5个品种),且同时包含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人凝血因子类制品。
鼓励各地设置审批单采血浆站,并适当扩大现有单采血浆站的采浆区域,提高单采血浆采集量。各地在设置审批单采血浆站时,要向研发能力强、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倾斜,引导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提高研发水平和血浆综合利用率。
2005年,国家发改委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价药品目录》,将血液制品列入国家发改委定价目录中,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直到2015年,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计委、人社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规定从2015年6月1日起,除品和第一类暂时仍由国家发改委管制,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均予以取消。
2016年,卫计委发布《关于促进单采血浆站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16〕66号),要求严格新增单采血浆站设置审批,再次强调按照向研发能力强、血浆综合利用率高、单采血浆站管理规范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倾斜原则,依法做好单采血浆站的审批工作。
根据综合财务指标来看,血液制品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增长率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行业净利润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2018年出现大幅下跌。行业ROE与ROA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从行业估值和历史比较来看,血液制品的估值普遍比A股高,总体趋势呈现先估值升高后降低的状态,在2018年达到最高点。单季度营收同比行业历史比较与全部A股趋势较为一致。
血液制品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由于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监管严格,中国医药血液制品行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2001年,中国国务院完全关闭了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场准入,使得目前通过药监局批准文件的生产企业仅30余家。同时,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患者数量多,满足如此庞大的用药群体的需求需要较大的供给量。
然而,受监管影响,中国的采浆量在2011年前增长缓慢,主要由于:1)新建单采血浆站需要通过严格的要求和条件;2)供血者献浆量和献浆频次受到严格规定,每次献浆不超过580ml,两次献浆间隔不少于14天;3)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发展新的献浆者存在困难。庞大的需求量和有限的供给量使得中国血液制品供给严重短缺。
以具体产品来看,长期以来,50%以上的白蛋白产品需要依赖进口,资历较弱的医院甚至采购不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供应量只可满足30%左右的临床需求量,患者用药困难;凝血因子类产品常常处于短缺,它的替代性产品重组凝血因子类产品又大多依赖进口,售价昂贵。长期的供给缺口给中国医药血液制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血液制品的供给紧张关系不能阻碍相关产品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以中国医药血制品中销量最大的人血白蛋白产品来看,该类产品主要用于治疗烧伤、失血引起的休克,防治低蛋白血症和肝病肾病引起的水肿、腹水,还可以用于细胞培养和用作稳定剂。由于相关治疗应用例如烧伤、创伤、低蛋白血症等治疗案例的增加,以及医院用药倾向的提高,使得中国白蛋白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医药血液制品的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高。
在血液制品行业,血浆的采收成本大体相同,影响成本的核心在于医药企业从人体血浆中分离并提取血制品原材料的技术水平。对于相同数量的血浆,企业从中提取产品种类越多,血浆综合利用率越高,其单位成本越低。目前,国际领先的血制品生产企业已可以分离出超过24种类别的产品,一般性企业也可以生产超过15类产品。相比之下,国内企业最多可以生产13种类别的产品,而大多数企业可生产产品的种类还在10种以下,血浆综合利用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血制品企业已着手加大技术投入,以提高血浆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例如,天坛生物实现了利用层析工艺生产静丙,博雅生物着力研发投入于各类人免疫球蛋白,卫光生物完成纤维蛋白原的申报等。未来,各公司研发进程的逐渐推进,产品有望不久落地,预计将会显著提升中国血液制品企业的经营效率,其行业规模也将实现跨越性的增长。
除了从人体中直接提纯获取的血制品原料,国际上已广泛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来制造血液制品,国内企业也已于2018年完成了此方面的尝试。以重组凝血因子VIII为例,它是一种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凝血因子,拥有与从血浆中提纯的凝血因子VIII相同的生物活性,可用以治疗传统的甲型血友病。相较于传统的人凝血因子VIII,重组凝血因子生产过程中运用了提高病毒安全的多重技术,大大降低了血源性病毒污染的风险,在弥补血液制品紧缺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然而由于重组凝血因子的生产技术较为复杂,且均由国际大型医药企业掌握,中国本土重组凝血因子市场依旧依赖进口,产品价格昂贵。2018年,天坛生物旗下子公司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已收到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关于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华兰生物也在积极研发相关产品,有望改变该领域尚无国内产品上市的局面。得益于相关产品的量产面市,以及市场价格的逐步稳定,预计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将进一步扩张,为下一轮产品创新奠定坚实行业基础。
血液制品行业从原料血浆的采集、生产、销售到进口等环节均受到中国法律法规的管理,政策支持是驱动该行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中国政策有不允许将回收血浆用于血制品的生产的规定,原料血浆只能通过单采血浆技术采集。
2011年,国家卫生部提出了“倍增”计划,即要在“十二五”期间将中国血制品的供应量提升一倍。随着单采血浆站的建设逐步落实,各地区采浆工作均衡发展,成果显著。2011年到2016年五年间,全国单采血浆站数量由146个增加至226个,总采浆量由3858吨提升至7100吨左右,基本完成了“倍增”计划。此外,单站采浆量也有明显提升。2011年,平均每个采浆站采浆量仅有26.4吨,到2016年,单个血浆站已可完成32.5吨的采收量。
居民医疗卫生意识不断提高,医药改革不断深入,中国在不断修订与完善医保报销目录的过程中也开始拓宽血制品的医保使用适应症范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017年2月23日印发了2017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目录首先增加了报销种类,将重组IX因子新纳入医保目录;宽松了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的限制范围,增加了适用症,突破了工伤保险的限制,扩展至基本医疗保险;降低了纤维蛋白原以及重组VIII因子报销的情况要求。新版医保目录的改动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的支持,更多的患者将通过医保获取血制品,必将刺激终端的销售,最终促进行业的发展。
中国的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关系到国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行业,同时它也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本文将从政策监管、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和国际竞争五个维度,深入分析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风险因素。
政策监管风险:中国的血液制品行业受到严格的政府监管,政策的变动可能会对企业的运营造成影响。例如,政府对血浆采集和血液制品生产的监管政策,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原料供应和生产成本。
技术创新风险:血液制品行业的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掌握行业的核心技术,或者技术创新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都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经营业绩。
市场需求风险:血液制品的市场需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国民健康水平、医疗保健政策和市场认知等。如果市场需求出现不确定性或下滑,可能会对血液制品企业的销售收入造成影响。
原材料供应风险:血液制品的生产依赖于稳定的血浆供应,但血浆资源的稀缺性和采集政策的严格,可能会导致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从而影响血液制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
国际竞争风险: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的血液制品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还要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国外的血液制品企业在技术、品牌和市场运营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医药健康产业中,血液制品行业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应对重大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对于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下文将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对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行深入剖析。
行业竞争者(Industry Rivalry):中国血液制品行业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企业,但由于政府的严格监管和准入门槛较高,使得行业内竞争相对有序。龙头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已经建立了较强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然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吸引了更多企业加入竞争,市场竞争将逐渐加剧。
新进入者的威胁(Threat of New Entrants):血液制品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包括严格的政府审批、高昂的初期投资和技术门槛等。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未来可能会有新的企业试图进入该领域,尤其是具备强大资本和技术实力的企业。
替代品的威胁(Threat of Substitutes):血液制品具有一定的替代风险,例如一些生物制品和化学药品可能替代血液制品的某些应用。但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和多元化应用,其替代风险相对较低。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在血液制品行业中,原料血浆的供应是关键环节。政府严格的血浆采集和使用规定,以及血浆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供应商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企业需要通过多途径确保稳定的血浆供应,以保障生产需求。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血液制品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购买方通常为医院和药品分销商。随着政府对医药领域的监管加强,以及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的推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逐渐增强。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莱士”)成立于1988年,2008年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是亚洲知名的血液制品企业。公司成立30年来,一直秉承“安全、优质、高效”的质量方针,打造了涵盖血液制品人血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类别的11项产品。上海莱士已在近20个国家注册,是国内少数能够出口血液制品的生产企业。
截止目前,上海莱士在全国含在建的共有41家血浆站,血浆年生产能力达900吨,已累计销售各类血液制品超过3000万瓶,从未发生任何确定的病毒感染报告及产品质量相关的不良事件。截止至2020年11月26日,上海莱士市值554.77亿元。
上海莱士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VIII、冻干人凝血酶、人纤维蛋白原、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最初建立于1919年,并于1998年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上交所发起上市,目前控股于是中国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医药血液制品的生产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血液制品的研发、治疗、销售及咨询服务,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血液制品工业化生产的企业。
公司目前在全国十三个省、自治区拥有50余个单采血浆采集基地,是国内血液制品行业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2020年前三个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6.36亿元。截止至2020年11月26日,天坛生物市值496.13亿元。
公司目前可以生产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VIII三大类产品,共计14类品种的70个产品,生产产品品种数量在全国领先。医药血液制品例如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均是由公司在国内首发上市,在行业中具有显著的地位。目前,公司研发了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且已获得食药监总局颁发的临床批件,新产品的最终投产发布有望填补市场上的空白,进一步扩大中国医药血液制品的市场规模。
泰邦生物集团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在山东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基础上重组的合资企业。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产业化示范企业”的称号,主要业务为血液制品、生化药品、基因工程产品、中成药和保健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控股山东泰邦生物、贵阳黔峰生物,参股西安回天等三个血液制品企业,在中国血制品行业市场份额名列前茅。
公司于2009年在美国纳斯达克转板上市,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血液制品企业。截止至2020年11月26日,泰邦生物市值46.06亿美元(约合302.83亿元)。
公司目前可生产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VIII、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共9个品种、24个规格的血液制品。公司不仅在行业主要产品的市场份额上位列前列,例如在人血白蛋白、静丙、狂免、破免等产品的批签发比占比均为市场第一,且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产品拥有100%的批签发合格率。
GRIFOLS, S.A.由Jose Antonio Grifols i Roig先生于194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创建成立,公司是全球主要生物制药企业。公司业务涉及血浆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大范围销售。Grifols股份有限公司的商业活动包括原材料分类、生产各类型血浆提取产品以及将最终产出售并配送给保健品提供商。
Baxalta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8日在特拉华注册成立。Baxalta是一个全球性的、创新型的生物制药龙头,旨在解决许多例如血友病、免疫学、肿瘤学等疾病领域的分化疗法。Baxalta将专注于开发和销售创新的生物制药。
Carlisle Companies Incorporated 作为卡莱尔公司(其业务始于1917年)和其全资附属公司的控股公司于1986年在美国特拉华注册成立。卡莱尔是一家由五个分部组成的多元化制造公司,生产和销售各种各样的产品。该公司致力成为所服务的各个细分市场的市场领导者。该公司致力于实现低成本和提供基于卓越的品质,准时交货和较短的循环时间的优越服务。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站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交汇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首先,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进步将助力产业升级,开发出更多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以满足市场多元需求。政府的支持,如加大血浆收集的政策优化、简化审批流程和加强市场监管等,将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际合作和出口是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拓宽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拓宽国际市场,提升我国血液制品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挑战。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同时,应重视消费者需求,优化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对血液制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而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完善将为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推动行业长远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未来发展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国际合作和行业标准的完善,有望推动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朝着更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前进,为保障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