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里有间暖心“急诊室” 记人行宣城市分行吴民权货币鉴别技能创新工作室
在安徽宣城,在人民银行,在吴民权货币鉴别技能创新工作室里,安静得可以听得到表针跳动的声音、呼吸和心跳的声音。在这里,为挽救百姓财产,正上演着一幕幕无声的“抢救”。
宣城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丘陵多、河道多、平原少,常年多雨,人们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当地群众习惯把现金存在家里,湿润的气候却常令钱币发生霉变;南方乡村以炭火取暖,常见各种火情,加之虫蛀、鼠咬,同样威胁着现金安全。在人民银行宣城市分行工作了30多年的吴民权,对钱币鉴定,尤其是残损币的鉴别有着极丰富的实践经验。残损币只要送到他手中,总能最大限度挽回损失。有人说,这间工作室像一间紧张忙碌的急诊室,吴民权像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急诊大夫,为百姓抢救财产,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吴民权身材高大,操着一口浓重的皖南口音,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像是邻家大伯。一进入工作室,他就披上专用工作服,立即投入“战斗”状态。
他的“战绩”,在宣城地区家喻户晓。工作室侧面墙上挂满了大小不一、印着各种字体的锦旗,每面锦旗背后都有段动人心魄的故事。
2023年1月28日,大年初七,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家住农村的茆大姐却心情凝重。初七上班第一天,她就来到人民银行,叩响了工作室大门:家中因线路老化而失火,家人被救劫后余生,但存在家中的56000元现金被烧毁。
手捧着一堆已经严重烧毁碳化的纸币,茆大姐哽咽了:“这笔钱是丈夫患病过世后的抚恤金。我们之前欠了治病的外债,我想着等过了正月十五去还钱,所以没存到银行,没想到……”
拿到吴民权面前的纸币早已面目全非,变成一沓焦炭,仅从尺幅和局部颜色,勉强看得出是人民币。瞬间,工作室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强烈刺鼻的焦煳味,宛如火灾现场。看到这一情形,吴民权和同事们当即投入工作中。
根据现行的《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残缺人民币分为全额兑换、半额兑换和不予兑换三种。全额兑换,要求残缺部分不超过四分之一,而且缺去的部分没有另行拼凑多换的可能;半额兑换,要求残缺部分不超过二分之一;但如果票面残缺过半,票面损毁不能辨别真假或被剪贴、拼凑等处理的,则不予兑换。这就要求货币鉴别工作,要在残损不堪的纸币碎片中,竭尽全力整理出符合兑换标准的纸币,同时,也要严格把关防止假币或拼接币。
在刺鼻的味道和满屋的焦黑灰烬的包围中,吴民权他们连续工作了5个小时,最终鉴定结果显示受损火烧币能兑换到27000元,最大限度为群众挽回了损失。
还有一次,宣城市孙埠镇上的一位老伯多年积蓄的一万元钱被大火吞噬。他是五保户,当地街道为了照顾他,安排他打扫卫生以维持生计。这一万元钱,老伯不知攒了多久。当地政府得知后,为他联系了人民银行。吴民权和农行一名同事立即到现场展开鉴定,几个小时的精心鉴别,他们最终为老伯兑换了9700元。
“火灾无情,人行有爱。不忘初心,为民解忧。”工作室墙上,一面锦旗写着这样的话。在宣城,吴民权是抢救百姓财产最可靠的“急诊大夫”,也是百姓财产的最后一道屏障。
三年前的2020年10月,人民银行宣城市分行“吴民权货币鉴别技能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时任人行宣城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赵钰为工作室揭牌。几年来,人民银行工会副主任胡碧珠,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马骏等分别来到工作室,给奋战在一线的同志莫大的鼓舞。
“在宣城这个地方,提起吴民权三个字,那是响当当的。”人行宣城市分行行长王东说。
敬业的精神、过人的本领、谦逊的为人,吴民权在宣城地区无人不晓,宣城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的群众和金融机构也慕名而来。
这项工作的难度,堪比外科手术。面对火烧币,吴民权总是手捧着被烧结成块的纸币,小心翼翼地一张张揭开,保证碳化的地方不脱落,没有二次损坏;应对虫蛀、鼠咬币的碎片,他要努力找出相对完整的残片,精准识别每一片碎片的归属。有些残片的防伪线和水印已经被损坏,吴民权不得不依靠显微镜等更加复杂的仪器,在残片中鉴别货币真伪。不仅要严防不合格残损币或假币蒙混过关,更要竭尽全力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通常,一次鉴定短则数个小时,长则连续数日。
“鉴别工作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否则很难做好。”吴民权告诉记者。但为了群众利益,也为了人民银行和人民币的信誉,不论多忙,吴民权没有拒绝过一次。
宣城市公交公司开办以来,一直被一个难题困扰:每天收集的硬币量很大,一天有3万余元,每月就是80多万元。公交公司无法消化,金融机构也难以应对……直至吴民权得知了此事。
在吴民权工作室的推动下,他们把任务分解到各家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过定期党、团日活动,组织义务兑换,初步解决了公交公司硬币缴存难的问题。不仅如此,在人行宣城市分行的推动下,成立了覆盖宣城市的硬币循环平台,银行、公交公司与零售商户在此对接。零售商户通过平台,可直接联系公交公司兑换硬币,从根本上解决了硬币流通难、供需不平衡的困局。
“吴民权职场生涯,一直在货币金银条线从事货币鉴别和反假工作。”王东说,“他非常热爱这项工作。在吴民权身上,践行着金融为民的情怀、精益求精的精神、坚守岗位的老黄牛精神。”
从办事员到主任科员,30年来,吴民权几乎是宣城市分行唯一没有调整过岗位的老员工。
哪一年出名的,吴民权记不清了,但为民服务,解决了多少家庭的难题,为百姓挽回了多少损失,人们都清楚地记得。仅工作室成立的三年来,共办理残损币鉴别100余次,兑换残损币52.77万元,其中特残霉变币24.85万元、特残火烧币22.44万元、特残硬币2.37万元、特残虫蛀币2.9万元、特残鼠咬币0.21万元;鉴定货币线万元,其中为公安部门鉴定货币线万元。
工作室贴墙一侧长长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高精度设备,以供鉴定的各工序随时使用。工作室中心则布置得像个课堂,吴民权要在这里向工作室同事和本地金融机构讲授货币鉴别知识,更要在这里接待四面八方前来求助的群众。
这项工作需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民服务的热情、更考验着从业者数十年的知识、经验积淀。
1987年,吴民权入行从事保卫工作。1990年,他转岗到货币金银条线。因为岗位特殊性,在这一岗位工作了30多年,曾获评安徽省人民银行系统第一届十佳管库员。在人民币流通管理工作中,必须要运用到反假鉴定知识,虽然是出于工作需要,但也正激起了吴民权强烈的兴趣。工作之余,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钱币鉴定知识。
为了学习、研究纸币,吴民权有意识地收集前四套人民币和各种外币,留在手头做参考资料。收藏钱币,学习钱币知识,成了吴民权业余生活中最大的爱好。
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退出流通领域后,商业银行只收不付。很多年轻的一线员工不了解、不认识,因而,“所有交到省行的退出流通的人民币,必须过我的手”,吴民权说。ag真人平台
几十年来,吴民权经手交到上级行的纸币,没有一张假币,没有一张达不到残损兑换要求的,更没有一例错判、误判。
但是,宣城市辖区很大,远在各地区的群众来到人民银行并不容易。吴民权意识到,培训各地金融机构的货币鉴别工作人员,壮大工作队伍迫在眉睫。
“建立分室!把积累了几十年的知识和经验传播出去,壮大金融为民的队伍。”吴民权这样想,并着手行动。
于是,在人民银行宣城市分行的主导下,中国银行宣城分行、邮储银行宣城市分行和皖南农商行分别成立了吴民权货币鉴别技能创新工作室分室。同时,在9家机构设立专门柜台,吴民权定期培训授课,培训专业人员,由专业人员临柜从事鉴别工作,把高水平货币鉴别服务推广到全辖。
“他们是第一道关。”杨立峰介绍说。吴民权对全辖范围内相应条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初步解决群众的困难,遇到疑难杂症,再集中到人民银行进行处理。
在宣城,货币鉴别的“分级问诊”制度建立起来了。吴民权悉心传授帮助,皖南地区货币鉴别工作水平整体显著提升。
设立在皖南农商行的分室,成立于今年5月,目前,已经组建了完整的识别、鉴别工作队伍。
“为什么老百姓不喜欢用卡?是因为看不到数字。我们要关心百姓的真实需求。”皖南农商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吴剑令说,“争取在一线,解决困扰百姓的难题。”
吴剑令介绍道,从前,一线网点面对特残币,确实心理发怵。而如今,该行的鉴别技能大幅提升,他们有了充足的准备,“一线网点心里有底了。”
可喜的是,在工作室的影响下,ag真人平台宣城全辖建立起了成熟的货币鉴定工作网络。覆盖到几乎所有区县、所有金融机构。
可喜的是,工作室后继有人,一批批人才经过培训,走上了岗位。吴民权的徒弟耿海波,也将紧握师傅的接力棒。
更可喜的是,吴民权不会远离这间承载了太多温情记忆的“急诊室”。退休后,他将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他所钟爱的事业,继续在这里谱写央行人金融为民的故事。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