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doc
第一章绪论农业推广活动是伴随农业生产活动而发生、发展起来的一项专门活动。随着农业推广活动的逐渐深入,农业推广成了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一项社会事业。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别,农业和农村发展各阶段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农业推广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有很大的差异,然而,追溯其本质,都是以推广为动力,来改变农民的行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农业推广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但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只是近百年的事。同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农业推广学作为一个科学的学科应运而生。第一节农业推广活动的起源与发展一、古代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一)后稷教民稼穑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农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农业推广活动最早产生于中国。据古文献记载,远在距今四千余年的尧舜时代,就已萌发了原始的农业推广活动,当时任命姬弃(后稷)为“农师”,负责“教民稼穑”,“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孟子滕文公上》。)当时所谓“课桑”、“教稼”等即为今日“推广”之意。姬弃是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异母兄弟,从小喜爱钻研农业技艺,善于种植五谷,姬氏族的人都乐意效仿,于是尧帝“拜弃为农师”,指导人民务农。后来,舜帝继位,命姬弃主管农业,封官号为“后稷”,从此便有了专门负责教稼的农师和主管农业的官员。从“教民稼穑”可看出已有“教育”及“指导”的含义;从“帝亲耕,后亲蚕”可看出已有“示范”的含义。这就是中国古代原始农业推广的萌芽。(二)赵过首创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推广程序这是中国农业推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赵过是汉武帝时期的搜粟都尉,当时陕西关中一带推行“漫田法”,广种薄收,产量很低。赵过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方法叫“代田法”,“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汉书食货志》)。为了推广这一新的耕作制度,赵过首先在“离宫”的空隙地亲自进行试验,证明代田法比漫田法要优越,作为推广的先决条件;取得成功后,下令各地郡守派遣所属县令、三老、力田(县、乡、村三级官员)和老农赴京参观代田法示范现场,学****如何进行代田法的操作。然后回到原地,教给当地农民在公田和私田中进行推广,使这项技术在民间普遍推行。赵过所创造的、“三步走”的程序以及借助行政力量促进推广的做法,可以说是现今农业推广程序的雏型。(三)“推广”一词正式使用于农业领域,成为专用名词宋代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农业推广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宋代朝廷专设“农师”,主管推广。由过去推广耕作技术转移到重点推广新作物及其品种、新农具;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推广”一词正式使用于农业领域,成为专用名词。《宋史食货志》:“……推广淳化之制”,而常平、惠民仓遍天下矣”。所谓“淳化之制,是指在宋太宗淳化年间(公元11世纪初)京畿农业丰收,朝廷派人在京城四门设置场所,收购粮食贮存,以备欠收时按平价出售,此种粮仓,称为常平仓、惠民仓。后来淳化之制向全国推广。这是“推广”一词在中国农业推广史上的最早记载,其含义就是把一项先进经验推而广之,以期改进生产,与当今农业推广的含义并无二意。(四)著名的推广世家明末清初出现了著名的推广世家——陈振龙一家几代人为引进甘薯并推广到全国做了不懈努力。陈振龙祖籍福建,后到吕宋(今菲律宾)经商,公元1593年冒险带回数尺甘薯蔓,在家乡福建试种成功后,由其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献薯推荐。金亲自撰文倡导,并下令全省各地都要栽种,这样,使甘薯在福建全省推广开来,以后又逐渐推向全国。(五)创造了试验、示范、繁育、推广的整套良种推广程序清代江苏织造李煦创造了试验、示范、繁育、推广的整套良种推广程序。1715年,康熙帝将亲手选育的御稻良种一石,赐给苏州织造李煦。李煦在苏州亲自主持试验示范,并分发给其他6位官员多点种植。李煦以早熟的御稻进行双季栽培,以本地稻种单季种植作为对照,详细记载面积、栽插期、收获期、亩产量等有关数据,年年向康熙呈报。从试种的第三年开始,双季稻连年丰收,年亩产都在6石以上。以后,又将此推广到江西、安徽、湖北一带。从试验到推广,前后经过8年时间,并创造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试验、示范、繁育、推广的程序。二、近代农业推广活动的概况1840年战争以后,外敌入侵,清廷***,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及农业推广工作一度停滞不前。辛亥革命后也由于战争连绵,政局不稳,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统治者更无心顾及农业及农业推广,虽有不少有识之士及地方官吏,竭力倡导发展农业推广事业,对局部农业生产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从战争到解放前夕这段历史时期内,农业推广工作发展缓慢,并无多大建树。这一时期农业推广的主要大事概括起来主要有:洋务派的良种引进活动,近代农业教育与农业科研机构的设立,民间社团活动及农业推广实验区,政府时期的推广工作,领导区域的ag真人网站ag真人网站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