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结合中医药诊疗服务的特征和特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村镇街道医生对疾病的治疗范围和深度的认识水平,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中‘保基层、强基层’和“预防为主’具有重要意义。”2月27日,太原市人大代表、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主任医师、副院长吕玉娥建议,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应发展和壮大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吕玉娥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目前,太原市90%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正在不断强化。
“但中医药服务能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突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尤其是乡村仍较薄弱,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相对不足。”同时,吕玉娥调研中发现,出现突出问题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四点:村卫生室人手少,参加培训影响诊疗和个人收入培训内容泛化,专业力不足,培训内容欠丰富;培训内容实用性、实操性不强;培训教育模式松散,缺乏系统性和可借鉴性。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长效机制。注重基层医疗人群培训全覆盖,切实与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相匹配;注重培训内容的实操性,精心遴选乡村医生感兴趣又实用的技术内容;注重培训效果和培训成果的转化,要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师资进行再评估,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储备技术力量;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价格体系。将部分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规范中医适宜技术的收费标准,杜绝不明确和乱收费现象。
促进中医药服务团队建设,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应加强与省内中医药名校、名院、名科的纵横联合,建立多学科、多层次的中医药实用技术推广团队,深入基层与乡村医生建立起帮扶关系;在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傅山工程”“‘百师千徒’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和高年资中医师带徒工作”“建设‘三晋’中医学术流派和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等的基础上,培养一批实用型中医人才和中医传承骨干人才,加强基层名医建设。
创新培训模式,以竞赛、比武等不同考核方式检验培训成效,并作为晋升职称和评先的重要依据。从政策上引导基层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对于不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采用不同的实战考核,倒逼适宜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召开村民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率、有效率、满意率,达到宣传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目的。ag真人网站ag真人网站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